香港文匯報訊(記者 鄭伊莎、高鈺)近年越來越多本港學生透過IB國際文憑或GCE英國高考等海外學歷,透過非聯招(Non-JUPAS)報讀八大院校,被視為繞過本地文憑試的升大學「捷徑」。由於就讀及報考IB或GCE均所費不菲,引起有關入學公平的爭議。教育局昨首次披露各大學不同課程取錄IB及GCE等海外學歷的港生比例,多個廣受歡迎的大學「王牌」學科,包括建築、法律、環球商業、醫科等,IB及GCE學生比率均達25%,甚至超過三成,屬全港最高,對文憑試考生來說,大學課程無疑「越受歡迎,越遭蠶食」。有議員認為,局方須考慮如何提升合理的收生模式,使其更為公平。
以IB或GCE成績申請本港各大學的港生,部分為高中時期於外地留學,亦有部分在本港國際學校或直資學校就讀有關課程,家庭經濟條件一般較佳。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上,教育局首次提交不同院校課程經大學聯招、持海外學歷港生及非本地生等方式入學的人數及百分比,其中於2012/13雙軌年,多所大學的「王牌」學科都於三年制課程取錄大量海外學歷港生,如香港大學建築、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、法學課程,以及中文大學的建築、法學課程,IB或GCE港生比率均超過三成,而中大計量財務、港大醫科及城大法律,有關比率亦達25%至28%。
雖然各院校普遍有共識,於2012/13年雙軌年的四年制課程較集中取錄文憑試聯招考生,但多個醫科、法律等「王牌」科,IB或GCE港生比率仍然較高,達16%至25%不等(見表)。
教局:非聯招生未見數
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,上述學科均受港生追捧,惟不少學額被非聯招佔去,他引述有中學校長擔心,大學或傾向取錄以海外學歷申請者,影響本地文憑試學生機會,「有無方法可令收生更為公平?確立合理的收生水平?」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則回應指,八大院校有高度收生自主,個別科目聯招及非聯招收生數目不均,局方不易干預,而目前當局也未見大學對非聯招生有優待。
有學科收七成非本地生
非本地生方面,現時收生上限為總核准學額的20%,而據當局提供資料,部分大學課程比率遠高於20%水平,個別更高達六成至七成。如港大工程科學(四年制),總收生25人但有達72%(18人)為非本地生,而中大中國研究三年制課程取錄13人,但有9人屬非本地,比率亦近七成。
對於聯招及非聯招收生情況,港大及中大都強調,校方是以擇優取錄為原則。港大發言人補充,該校非聯招生入學競爭,遠比聯招要大,以2013/14學年為例,聯招生Band A申請平均3人爭1位,而非聯招本地生約11人爭1位,非本地生更達29人爭1位。中大則表示,非本地生主要以核准學額以外超收取錄,不會對本地學生構成直接競爭。